陈弘教授受邀公管法学院第七期教师研习坊做主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5-11-07 作者:严春花
11月6日下午,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在十教北302成功举办第七期教师研习坊。活动特邀陈弘教授担任主讲,全院教职工齐聚一堂,围绕“为学生学习和成长创建意义感”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交流。

陈弘教授在开场中指出,教育的核心在于“爱与唤醒”,真正的教育应成为师生共同探寻生命意义的旅程,让教学双方在互动中实现价值认同与心灵成长。
随后,他回溯梁启超、陶行知等近代教育家的思想,深入解读“生活即教育”的深刻内涵。他直面当下以成绩为单一导向的教育痛点,呼吁构建以“自主探索”和“长期主义”为核心的自由教育生态,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持续生长,重塑师生在教与学中的创造力与幸福感。
面对人工智能的浪潮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陈弘教授强调,新时代教育须从“知识传递”转向“能力培育”,聚焦学生的判断力、创造性与应变力的核心素养培养。结合我院教学实践,他分享了在课程体系重构、改变教学方式、重构师生关系以及改善教学物理空间等方面的探索,并着重提出,要通过“玩中学”“做中学”等非正式学习场景,激发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转变。
讲座尾声,陈弘教授与现场老师们展开热烈互动,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感悟、交流困惑,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习坊内容深刻、获益匪浅。

王薇院长在总结中,明确了学院下一步工作方向:一是以教学评估为重要契机,持续推动课堂创新与质量提升;二是启动2026年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系统性优化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路径;三是推进教学空间改造升级,打造支持师生互动与创新的育人环境。

本次研习坊不仅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与教育理念的更新,更是一场凝聚共识、蓄力前行的集体动员。全院教职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坚守教育初心、深耕教学实践,让师生在教学相长中彼此成为点亮心灵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