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新年好:
受学院班子的委托,我就新学年的工作设想,向大家汇报工作。学院新学年的工作计划,于2月19日至21日学院教职工代表扩大会议(暨务虚会)讨论,并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执行。
一、过去一年学院工作取得的新成果
过去一年,在学校党委、行政正确领导下,依靠全院教职工共同努力,学院积极加强主导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目标管理改革、创新管理机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加强主导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形成学院建设共识。学院以教书育人为主线,以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措施为抓手,推进主导价值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教书育人、学科引领、提质增效、追求卓越”的学院内涵式发展建设共识。学院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要位置,把学科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提质增效为改革目标,努力打造 “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为形成学院主导价值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目标管理推动给力,教学科研齐头并进。学院全面推行岗位目标管理制改革,从院长、书记到每位教职员工,人人有职责,个个有目标。
——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学科建设基础不断夯实。
——顶压力调结构转方向,开发创收效益再提高。
——全面育人扎实推进,就业工作迈上新台阶。
——加强基础工程建设,基本条件明显改善。
——民生工程长抓不懈,教职工奖福稳中有涨。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民生发展放在心上,是本届班子最重要的工作原则之一。去年全年教职工人均各类奖福收入再创新高,居学院历史最好水平。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就。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丰富,成绩突出,提出并实践了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百分之百”新理念。所谓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百分之百”新理念,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大家去做,书记、院长、副院长、系主任、支部书记等都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力求百分之百到位;就是对教职工的任何思想疙瘩都要一个一个解开,百分之百化解矛盾;就是我们的一切工作力求做到让群众百分之百满意。
同志们,正是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2012年学院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过大家共同推荐,有十大创先争优成果可圈可点:
1、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公共管理学科排名第十二位。
2、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面向全国首届招生24人、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面向全国首届招生68人。
3、经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专家论证,教育部备案批准我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宪法与行政法”二级学科。
4、谢倩、胡扬名分获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5、刘新春获2012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6、我院“农村社会管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获批省级基地。
7、我院“农村公共危机演化机理与防控政策”团队,获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成为学校首个文科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8、由我院公共管理学科团队参与的重要著作成果《长株潭城市群公共管理研究》,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9、在湖南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改革中,李燕凌被聘为湖南省二级教授。
10、2012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考试录取率达47.2%,刷新学院纪录,连续3年居全校各学院第一名。
二、2013年学院工作总体设想
学院2013年工作总体思路是:继续加强主导价值体系建设,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圆满完成本届班子任期目标任务,为下届班子打下坚实良好的工作基础。
(一)学院软实力
夯实学院发展基础、增强学院软实力,是本届班子任期最后一年的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召开校长办公会议,重点讨论解决三个重要问题,从战略高度解决学院长远性、根本性发展问题:
1、更改院名。根据学院现有五个专业的学科归属,将学院更名为“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或“公共管理学院”。
2、明确学科建设目标。根据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要求(独立设院方可建设一级学科),明确我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目标。公共管理自主设置的“宪法与行政法”硕士点列入2014年正式招生。同意我院自主设置“农业科技管理与公共政策”进入教育部公示程序并列入2014年招生。在教育部部署下,申报新上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和人力资源管理硕士三个专业硕士点,完成“十二五”规划。
3、支持公共管理博士点申报。按照学校“十二五”规划“提升工程”目标,落实公共管理博士点申报各项支持措施。建议学校以公共管理学科为龙头,整合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专业资源,共同申报无二级学科博士点的文科类一级学科博士点。
(二)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
规范研究生教育与人才培养,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人员学科与团队归属。
4、研究生学术能力评价(评优、评国家奖学金、学院奖励)。建立以学校标准为基础,以SCI、E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为基本尺度,重点考核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量化评价标准。在研究生中讨论建立、宣传学习和严格执行该标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5、建设MPA电子阅览室(十教北301)。以完成MPA验收评估为前提,以MPA创收提成返还资金和申请学校支持资金为主要资金来源,加强以MPA研究生、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为主的学习条件建设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6、教师“三进”。引导教师立足一个主导学科与专业,鼓励教师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逐步建立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管理、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宪法与行政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五个基本科技创新团队,推动形成公共管理大类专业招生教学改革、法学专业综合改革、“两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三个基本教学改革团队,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各团队科研与教学活动;建设好学院现有两个基地,以基地为平台引导教师开展学院自主设置科研课题、国家级科研课题培育项目研究工作。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如至少有1篇代表性论文、主持1个省部级课题等基本要求),采取引导、支持、考核的方法,按照周校长的要求,落实每位教师进学科专业、进团队、进平台。
(三)突破教学科研瓶颈
7、增强科研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科研地位,提高目标管理奖比重;严格课题结题考核;发挥领军人才科研作用。
8、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压教学任务、规范教学考核;加强优质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与实践教学新规范。
(四)全面育人稳步推进
9、突出学风建设的支撑地位。开展一次全院性学风大建设(召开一次全院学生含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大会);制定一套严格的学生评优、评先、入党、推免的科学考评制度;开展学风建设比赛。
10、完善全面育人考核机制。严抓四六级、计算机、“三考”(考研、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考村官及选调生),成绩稳步提升。
(五)调结构转方向促进开发创收增效益
11、着力提升农推、MPA创收功能。以创收增效为主要目标,不再片面追求自考成教招生数量,而是在结构调整上做文章。抓农推、MPA生源发动,抓培养过程质量控制,抓毕业率、优秀率。
12、新上自考本科专业、第二学位或专业方向。建设新的增长点,为今后发展打好基础。
(六)建设新的人才工程
13、继续完善四大人才工程。教授工程、硕导工程、博士化工程、中青年教师培育工程,力度要加大、制度要细化、考核要严格,今年工作的重点是中青年教师培育工程,要加快中青年教师培养。
14、加快引进培育优秀青年教师。在公共管理重点学科、学科专业集中引进一批博士或名牌高校的硕士,鼓励中青年教师在公共管理学科领域到国外、境外做短期访学。正式启动学院博士后培养工作。
(七)管理科学化与民主化建设
15、全面深化推进目标管理。继续稳定三年来学院制度化管理成果,坚持2012年目标管理制度的基本方向、原则与方法,细化考核指标、适度调整考核办法,将研究生创收生源发动纳入分配方案。对教授、副教授、讲师与助教实行目标分类考核,对行政管理人员实行分类或分级考核,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目标管理科学化。
16、调整教授委员会。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学科建设实际,适当调整教授委员会组成,发挥教授委员会作用。今年上半年前完成学院更名、新一轮职称评定后进行(时间初定5月份)。
17、微调学院领导分工。以明确责权利为前提,对领导班子分工进行适当调整:李全面负责并分管学科、人事、财务协管党务,周专管党务、干部协管人事,刘专管创收协管主导价值体系及宣传,张专管本科教学、兼管学术型研究生教学与培养,米专管科研兼管行政办公室协管马院教学,谢专管学生工作兼管工青妇团老关(关工委)。
(八)精神文明建设
18、主导价值体系建设。加强主导价值体系建设是提升学院软实力的主要手段,本届班子三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学院主导价值体系,但成效仍不明显。今年将以学院更名为契机,积极推动学院精神、院训征集、宣传画册等具体工作,努力建设主导价值体系。
19、班子与队伍建设。换届工作准备,全面掌握教职工思想状况、加强思想交流,正确引导思想方向,弘扬正气、彰显主导价值体系,增进团结、鼓足干劲,为学院今后发展夯实干部队伍基础。
20、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学院党建工作的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党总支在学院各项改革工作中的保驾护航任务,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取优秀基层党总支“三连冠”。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须努力。让我们团结奋斗、再接再厉,共书美丽学院新华章!谢谢。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