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2/11/08
作者:
admin
点击: 次
图一:小组激烈讨论
王薇老师现场指导小组讨论
想当发言人吗?想做评论员吗?快来《公共管理综合技能——导读》课堂吧!我的课堂我做主,11月2日下午在十教南517教室,人文学院2012级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公共管理综合技能——导读》别开生面的第一课。人文学院十分重视第一届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每周五下午开设的《公共管理综合技能——导读》课程为学生阅读专业书籍、交流专业知识、理论运用于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由专业知识功底深厚的吴松江师、王薇和胡扬名三位老师共同组成的任课团队更是为此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三位年轻有为的老师共同授课为学生带来知识的碰撞,将管理情景、沟通等形式再现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掀起一股学习讨论思潮,这种授课形式在人文院也是前所未有的。
本次课堂分为四个环节:确定学习小组,抽签决定主题发言人、随堂记录人次序,教师点评、课堂记录。大家热情高涨,全班学生随机分为四个学习小组,组内开展破冰游戏,加深了组员之间了解和凝聚力。组员内部不仅要团结协作,而且在各组之间形成竞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每组成员进行激烈讨论,用不同的方式选出了组长和发言人,而选择的过程正是组员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组织的理解过程。每组各有特色,有些组以自荐和互推的方式,而有些组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大家一同探讨选用方式的理由,自荐方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保证参与人的意愿;不记名投票体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充分保障;随机选择体现了公平与机会均等。之后,还就学生经历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进行现场情景模拟,让同学们从具象的事件中体悟抽象的道理。
激烈的讨论分组、情景再现后,三位老师针对课堂上四组成员的表现做了精彩的点评,并总结出各组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在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上学会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吴松江老师深刻剖析了各个小组的特点,建议学生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为出发点,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深入挖掘表面问题的根源所在,培养理性思维。细节决定成败,处理事务时不要忽略细节,要认真分析事物的原委。
王薇老师以其缜密的思维精辟的分析了各组的表现,赞扬了各组成员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课堂任务,建议各组在主题发言时要学会充分利用时间,善于思考,处理事务时要拓宽视野,跳出惯性思维,灵活的解决现实问题。
“不要为看书而看书”胡扬名老师一语中的,希望学生们不要拘泥于课本,要带着问题去看书并深刻理解,从书中发现、总结知识并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中。端正学习态度,多涉猎其他书籍,培养发散思维。
导读课最重要的当然是专业书籍的阅读与理解,本课程为学生指定了六本精读书目:《公共管理导论》、《公共行政学》、《政治学》、《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经济学》。每个学生选择精读其中两本进行主题发言,第一堂课后,以后每次课将安排三人进行30分钟的主题发言,经过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后让学生对专业书籍有更深入地了解,锻炼口才能力,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沉闷乏味。2012级公共管理研究生在《公共管理综合技能课——导读》新颖的课堂上积极踊跃、收获颇丰,纷纷表示将认真读好每一本专业书籍,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为今后的研究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