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孔圣人游说各国,诸葛亮舌战群儒,今有“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精彩论证令人至今回味。而湖南农业大学应运而生“舌战浏阳河”便是农大人秉承古风,弘扬美德的表现,然而农大的优秀代表——人文学子在辩论赛场上挑战自我,取得了第八届“舌战浏阳河”辩论赛季军的成绩。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四位优秀的辩手——一辩严艺文,二辩曾向,三辩刘倩,四辩张涵。
辩论新手不惧强敌劲队,院赛磨砺构筑精英团队
古人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而人文学院辩论队的组建便经历了一个化茧成蝶的过程。为了准备第八届舌战浏阳河辩论赛,人文学院从三月份开始便着手于辩手的选拔,然而挑选出来的辩手之前都没有辩论经验。“我们的队员中以大二的同学为主,但都没有上过辩论赛场,而面对像科师院,商学院这样的强队,选派出来的又大都是辩论赛场上的高手强手,那我们院的辩论新手们能否担当重任的确让我们感到些许担忧。”辩论队领队王凡微笑地向我们讲述着当时面临的困扰。
然而,四位辩手在院内辩论赛的磨砺与积淀而收获颇丰。“女人比男人更需要关怀吗?”“你是宁做大职员,还是宁做小老板呢?”“高等教育中地方语言该不该废除呢?”一个个熟悉的辩题又闪现在大家的脑海里,大家仍然感觉十分激动。院内比赛虽然比不得舌战浏阳河的高品质,但是思想火花的迸发,集体观念的加深,文化知识的拓展,在那过程中大家第一次收获了辩论的快乐。尽管技巧还欠娴熟,经验还不丰富,但是辩手们都满怀对辩论的激情,这或许就是大家成功晋级三甲的原因吧!精英团队不惧强敌劲队,满怀信心,登上了舌战浏阳河的舞台!
赛前相互协助得高人相助,队员各显本事展雄辩风姿
四月中旬,“舌战浏阳河”的大幕隆重拉开,各院辩论高手相聚在一起,严峻的对阵氛围,巧妙的语言回击,辩论的气氛弥漫开来。人文学院辩论队挺进八强,晋级四强,杀进半决赛,荣获季军奖,每一份成绩都来得很艰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需要相互磨合,过了磨合期,我们便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了最大的收效。严艺文是铁打的一辩,立论陈词少了他的慷慨激昂便少了许多精彩,攻辩小结没有他反讽式的回击,赛场便少了太多看点。”刘倩打趣着严艺文,神情中却透着赞美。除了严艺文的精彩表现,攻辩环节同样出彩,我院对阵动科争夺四强时,曾向与刘倩两位女将都收起了平时的温婉内敛,将干练的女子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一会儿圆明园的建筑,一会儿华莱士的快餐,问得反方辩友无还击之力,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精彩的辩论赛怎么少得了充足的赛前准备。资料的搜集,论点的提出,攻辩问题的汇集,总结陈词的成形……每一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一个步骤井然有序。大家该集思广义的时候便相互讨论,你争我辩。该分版块的时候,大家就分头行事。
然而,赛前准备不是每次都一帆风顺地进行着。在季军赛的争夺赛中,队员们就遇到立论上的瓶颈。这时,人文学院副院长张云英教授为我们做了深刻剖析。她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辩题,并指出正面示范在廉洁教育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张院长将我们思绪缕清之后,立论、攻辩、总结就变得豁然开朗。
辩论赛中乐见妙语连珠,欢声笑语淡看成败起伏
辩论赛是语言的较量,是思想的决斗,是团队的奋战。辩手们在场上舌战莲花,妙语连珠,场下的观众报以雷鸣般掌声的同时,也见证了辩论的魅力,感受了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然而得到最大提升的是辩手,受到启迪最多的是辩手。“我们一共进行了四轮比赛,每一轮下来我们都收获了很多,特别是从对方选手那里汲取了很多辩论赛的养分。我们从来不要求自己每场必胜,但我们必定竭尽全力,只要我们准备的东西都展现在大家面前,尽管输了,我们也没有遗憾了。”四辩张涵在与我们交流时显得淡定自若。
大家并没有打疲劳战,当队员们无法再拓展出更有深度的论点,大家就会相互玩笑,尝一个鲜甜的梨子,唱一首神情的《望月》,聊一个热门的话题。人文学院辩论队不仅有严格的辩论精神,也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面对成功失败,大家都显得很坦然。“我们享受的是辩论的过程,至于结果怎样,我们倒是不太看重。”曾向感叹到,大家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第八届“舌战浏阳河辩论赛”已经落下了帷幕,人文学院的辩论团队向湖南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他们辩论的风采。我们人文学子总是在不断地超越,不断地完善。而这可爱的四位辩手也会在我们的人文学院的辩论征程中留下光辉的一幕!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