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晚,湖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协会第86期湘农学堂于十教北621顺利开展。我校校友、湖南省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黎宁为农大学子带来以“社会工作理念应用之温暖福利院孤残儿童”为主题的演讲,学校多名学子前来学习。
本期湘农学堂以两位学生演唱《最好的未来》作为开场。演唱过后播放的关于孤残儿童的两个视频,让在场学生了解到关于我国孤残儿童的现状以及福利院如何照顾孤残儿童。在谈观看两个视频的感触环节中,多名同学结合自身经历,谈到现代国家对孤残儿童的照顾问题,希望社会能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孤残儿童,并出现更多设施完善的机构去帮助孤残儿童。
随后,进入嘉宾演讲环节。黎宁首先阐述孤和残是两重定义,再讲解对孤儿、事实孤儿以及残疾孤儿的不同定义。他从自己的经历中列举事例,向我们讲述孤残儿童对社会化、同一性发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解决情绪与行为问题、特殊教育的需要,以及社会工作者在这种需要中应该如何做等问题,他强调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和同理心。提问环节中,基于对主题的兴趣,学生频频发言,黎宁就学子提出的“福利院后期是否会跟踪已离开福利院孩子的动向”等问题做出分享与回答。最后,此次活动以学生填写对社工协会湘农学堂的意见和建议结束。
本期湘农学堂不仅有利于学生走近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社工理念,更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对孤残儿童的关注情况以及孤残儿童现状,明白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意义。
文:龚双菊 曾娴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