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3年第2期(总第5期)
目 录
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3年上半年阶段性成果丰富
课题组三赴浙沪调研“黄浦江浮猪”事件
湖南农业大学
1.生猪疫病区域分布特征及流行病学调查。课题组成员李燕凌、欧阳一帆利用中国农业部发布的《兽医公报》以《中国农业年鉴》公开数据,计算了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经典猪蓝耳病)、猪囊虫病、猪丹毒、猪肺疫等五种代表性生猪疫病的流行指数,并以流行指数为基础对我国这五种生猪疫病进行区域划分,分析了各区域的地理分布和疫病流行特点,初步形成了《中国生猪疫病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成果。课题组成员贺建华教授与湖南省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刘道新研究员,共同进行子课题《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损害状态变化规律研究》,完成了“2001~2012年湖南省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贺建华教授向课题组提交了该研究报告(因该研究报告内容涉密不宜公开,课题组已发专门简报向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汇报)。
2.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课题组全面完成了2012年7、8月份在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广东等五省19个县(市、区)1167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录入和整理工作,建立了基本数据库。李燕凌、李楷充分利用数据库数据及其他调研资料,针对农村县乡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基础、防控机制、防控效果等展开了综合研究,并采用DEMATEL方法定量分析了县级财政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乡镇和村组专兼职防疫员队伍、乡镇防疫站动物疫病检测手段、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及其演习、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储备等五种防控能力基础元素对动物疫病防控效果的影响,初步形成了《农村基层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成果。
3.突发性动物疫情中政府强制免疫措施的绩效。李燕凌、车卉利用课题组数据库数据及其调研资料,以生猪疫情为例,采用湘、鄂、赣、贵、粤等五省19个县(市、区)1167个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根据SIR仓室理论构建了生猪感染的数量时间经验曲线,并选用政府强制免疫成本支出作为投入变量、疫病爆发后染疫生猪减少量作为效果指标,对比分析了不同规模养殖农户接受政府强制免疫措施的绩效,撰写完成了《突发性动物疫情中政府强制免疫措施的绩效研究——基于1167个农户样本的实证分析》研究论文。该论文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已通过《公共管理学报》初审,预计今年年底前公开发表。
4.“黄浦江浮猪”突发性事件演化机理。2013年3月,媒体报道黄浦江浮猪愈万头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黄浦江浮猪”事件经媒体强度报道,社会影响大、扩散快,当地群众对饮水和猪肉食用安全十分担忧,涉事地方政府频频发布新闻报告,农业部亦派出高级技术官员赶往现场调查。事件发生后,课题组迅速组织研讨,制定现场调查方案,并先后三次前往浙江、上海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课题组三赴浙沪调研“黄浦江浮猪”事件
2013年3月中旬,国内部分媒体报道我国浙江、上海等流域水面出现大量漂浮死猪,短期内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黄浦江浮猪”事件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为深入了解该突发性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准确刻画这起由一般动物死畜引致的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演化机理,李燕凌教授迅速率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批准号:11&ZD171)课题组成员赶赴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实地调研。
第一次调研(
调研发现:一是事件发生后当地居民与主流消费者群体对饮水和肉食质量有信心,并未产生过度社会恐慌。但对死猪数量究竟有多大,政府的病死猪补贴政策不透明,养殖户处理死猪的方式及政府监管等存有疑虑。二是政府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缺乏严格的传媒规范。当地居民与主流消费者群体对此事件的关注度远低于国内外媒体,媒体对事件影响的快速放大扩散起了关键作用。三是行政区行政的刚性治理模式,不利于从根本上控制突发性事件的危机扩散。涉事地方政府囿于局部利益,对极具外部性的区域公共问题采取“非实质作为”态度。不同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不是从根源上消除造成危机的风险因素,正面报告死猪原因及其对肉食和饮水安全的有限影响,而是利用极具公信力的政府新闻发布会,推诿死猪来源地是否属于本政府行政管辖范围,以避免被社会和上级政府问责。对漂浮死猪的处理采取权宜性措施,缺乏长远性、根本性的府际流域合作治理机制。
第二次调研(
调研发现:一是死猪数量并未超出正常范围。从我国生猪生产实际情况看,生猪从哺育期到出栏,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比率在10%-20%属正常。黄浦江上游地区生猪养殖规模大、饲养密度大,养殖方式普遍存在“散、小、密、差”现象,仅上游的嘉兴市,每年生猪出栏数就达到450万头。“黄浦江浮猪”事件中江面漂浮的死猪数量,远低于生猪生产过程中实际可能死亡的数量。二是未对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和气候持续低温,是死猪大量漂浮江面的根本原因。去年底以来,当地政府严厉打击病死猪非法收购贩运活动,堵住了病死猪流入市场的渠道。但由于政府对病死猪的补贴(标准为80元/头)未足额按时发放,所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根本无法做到,大量病死猪被抛入江河。由于今年1月上旬上海平均气温仅为2.8oC,比近十年(2001~2012年)平均气温偏低约2oC,江河水体低温导致大量死猪尸体久腐不烂后浮上水面。三是江面设置拦污栅栏(网)加重了水体污染。涉事地方政府在江面设置的拦污栅栏(网),本来只起拦截生活垃圾的功能。当大量病死猪漂浮江面时,拦污栅栏(网)却起到了阻挡死猪顺江漂流入海的作用,既造成流域内大量死猪污染聚集,又削减了海洋对死猪污染的自净能力,客观上加重了黄浦江水体污染程度。
第三次调研(
调研发现:一是危机化解效率高。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成立了畜牧、水利、监察等部门参加的应急处理工作组,迅速消除事件负面影响。时隔三个月,事件的不良社会影响逐渐淡化,公共危机基本消饵。二是集中打捞处理河道内漂浮死猪。嘉善县政府组织专门队伍,半个月内共出动1928船次、18525人次,巡查河道2241条,水域
政策建议:一是从根本上加强生猪防疫,尽最大努力减少病死猪数量。要加强培育适应当地生长环境、抗病能力强的生猪良种研究,加强生猪生产规范化管理,加强动物疫情防控。二是从源头上治理病死猪对水体、空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科学、经济、有效”的病死猪处理模式,严厉打击和处罚病死猪无处理抛弃或投入河道的行为。三是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动物疫病环境污染应急治理合作机制。以大江大河为地域,建立流域府际合作治理机制,在紧急状况下迅速疏通河道、支流集中打捞、分区集中进行漂浮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防止死畜禽聚集形成二次污染。四是规范媒体传播活动。要建立最严格的动物疫情传播审批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的宣讲作用,建立信息双向沟通机制,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加强舆论正面引导。课题组计划近期向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呈报《“黄浦江浮猪”事件的调查与反思》研究报告。
子课题主持人
课题组成员在广陈塘一处支流拦污栅前翻看死猪情况
课题组成员在横潦泾一处支流拦污栅前翻看死猪情况
贺
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农业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处,农业部畜牧司,农业部兽医局,教育部社科司,湖南省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有关领导和专家。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