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是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第三批,批准号:11&ZD171)。该课题首席专家由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燕凌教授担任,课题组汇集了管理学、动物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多名科研人员,基础深厚,结构合理。
一、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以突发性动物疫情造成的实际损害状态变化为切入点,观察并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损害变化规律,通过观察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状态下养殖户行为决策、社会群体行为决策、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各决策主体行为决策模式及其决策效果,研究各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对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过程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发现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并在构建新型的公共危机治理结构中研究提出防控疫情、化解危机、促进不同主体利益统一的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公共政策,以期达到公共危机管理综合效益最大化。该课题由六项子课题组成,即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损害状态变化规律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养殖户行为决策模式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社会群体行为决策模式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行为决策模式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公共政策研究等等
二、项目主要创新点
1.研究思路的创新
本课题以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过程中的疫情损害做为观察变量,研究切入点十分清晰且易于把握。本课题通过观察疫情损害状况,在客观世界的变化中分析各利益主体的主观干预行为,从本质上把握“自然演化和人工应急干扰”综合作用下的公共危机事件演化过程,从而发现演化机理、提出应急公共政策,这一研究思路具有一定创新性。
2.研究方法的创新
在类似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针对一种或两种动物疫病做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其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估结果也不具有可比性(Bennettetal.,1999;Bennett,Ijpelaar,2004)。本课题以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的疫情损害为基本研究对象,这一新的研究方法可以普遍应用到大多数重大传染性动物疫病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中去,我们只要将任何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的损害变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为方便研究工作我们也选择了对我国畜牧业影响较大的猪蓝耳病做为案例,但这与以某种动物疾病为研究对象具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当我们选择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研究对象时,其研究方法也是可以适用的。
3.分析工具的创新
本课题从行为科学视角,对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各类利益主体的行为决策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自然演化和人工应急干扰”综合作用下新的分析工具,为揭示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建构应急公共政策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①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阶段型演化机理分析工具(参见图8)
子课题五以学术界有关危机演化理论研究成果中阶段型演化机理为基础,综合采纳因果型、情景型、扩散型等理论成果之长,构建了“三阶段三波五点”式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阶段型演化机理分析工具。如果下一阶段课题组对这一分析模型通过了实证分析,那么,该工具将可做为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过程现场研判的重要手段。该工具提出的预警点、暴发点、灾难点、回归点和平安点概念,以及受预警、危机和善后三阶段危机管理有效性影响,突发性动物疫情灾害损失曲线将呈现出三条“波伏线”变化的规律,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创新价值,这也是本课题最大的创新点。
②养殖户行为决策分析工具(参见图4)
无论是家养散户,还是规模化养殖场或企业(统称为“养殖户”),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子课题二构建的养殖户面对“疑似”和“染疫”两种基本疫情的行为决策分析工具,综合考虑了私人利益激励和地方政府现行防控机制、防疫基金机制、保险机制、补偿机制和生产支持机制等公共政策的双重作用对养殖户成本收益预期的影响。这一分析工具不同于单一的公共政策或个体行为研究,而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更符合养殖户应急决策实际情况。
③社会群体行为决策分析工具(参见图5)
子课题三构建的社会群体行为决策分析模式,充分考虑了社会群体各利益主体面对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造成的“食品安全”、“社会恐慌”和“市场供求”失衡三大心理反应下自利行为决策过程。这一分析工具不仅把消费者、行业组织放入模型中,而且还将第三方组织、媒体也放在同一模型中分析,有利于综合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如果实证分析证明该分析工具的现实价值,则是本课题对类似研究的开创性贡献。
④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分析工具(参见图7)
子课题四构建的地方政府行为决策分析模式,提出了面对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地方政府行为决策有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经济理性的双重目标假设。运用这一分析工具,可以清楚地解释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中,为什么有些地方政府官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丁宁宁先生(2005)曾经说过,“化解突发性公共危机的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官员的素质和能力”,但学术界很少有深入研究地方政府官员在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中的行为决策偏好的文献。该工具为开展这类研究提供了尝试手段。
⑤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公共政策双层绩效评估工具
子课题六综合考虑上级(中央)政府和疫区内各利益主体两个层面上的利益目标,从公共治理理念出发,提出了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应急公共政策绩效的DEA-Tobit评估方法,这在同类研究文献中亦属首创。
三、项目研究的特色
1.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成果
解决重大非传统复杂性问题必须采取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成果的途径(成思危,2010)。本课题针对“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及应急公共政策研究”这一重大选题,组织包括有管理学、危机管理学、动物学、防疫学、政策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49名学者进行反复论证,提出了课题设计方案(申报书)。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各子课题之间虽有研究内容的差异,但始终围绕核心问题,从多学科视角展开研究,不同学科的学者没有割裂而是紧密结合,最终研究成果是多学科交叉合作的结晶。
2.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紧密
本课题坚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高度重视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本课题选择突发性动物疫情公共危机过程中的疫情损害做为观察变量,在定性分析建立基本理论假设的前提下,又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对疫情损害变化情况下各利益主体行为决策、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等提出了定量分析工具,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3.延伸了科学研究链条
本课题组在组织研究团队时,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合作经历和前期研究成果贡献。本课题较好地利用了前期研究成果,并在课题论证中进一步发展了前期研究成果。课题组汇集了湖南农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及其他政府部门的研究力量,在同一科学问题研究领域实现了强强联合,推动了高校、科研院所与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有利于促进课题研究成果加快转化为政策的进程,延伸了整个科学研究的链条。
4.研究工作突出了较强的问题意识
本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研究目标十分明确。例如,在突发性动物疫情损害变化规律研究中,明确提出根据疫情损害特征建立危机与非危机的临界标志、公共危机程度分级标准等目标。在“三阶段三波五点”式疫情公共危机演化机理研究中,明确提出“三阶段”、“三波”“五点”的内涵、特征及定量描述等研究目标。这些研究成果,既属于学术前沿问题具有创新性,又紧扣现实工作可以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