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于十教北302报告厅成功举办志愿者礼仪培训活动。学院党委书记林丽娅全程主讲,五十余名志愿者代表积极参与,共同开启这场提升服务素养、弘扬志愿精神的精彩旅程。
活动伊始,别出心裁的“志愿同心圆”破冰环节迅速打破了志愿者之间的陌生感。在“默契传递”、“爱心拼图”等趣味游戏中,志愿者们通过无声的信息传递和紧密的团队协作,深刻领悟到志愿之路唯有携手共进,方能行稳致远。林丽娅书记现场妙喻:“志愿服务仿若同心圆,协作精神恰似半径,半径越长,所传递的温暖与力量便越能广泛播撒。”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志愿服务团队协作的思维认知。
理论培训阶段,林丽娅书记紧紧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核展开,深度剖析了志愿服务在社会各领域的多元价值。“志愿者标识解码”环节更是点睛之笔,林丽娅书记为大家细致解读了志愿者标志的具体含义:掌心的纹路象征着责任的传承,心形的轮廓饱含着奉献的热忱。这些象征元素深深烙印在志愿者们的心中,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服务意识。随后,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誓言铿锵有力,回荡在报告厅内。字字句句凝练而成的《志愿者公约》,也将成为他们未来志愿服务道路上的行动圭臬。
礼仪实训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林丽娅书记从形象塑造、语言表达、手势规范三个维度出发,以“双轮驱动”的创新培训思路,引领志愿者们沉浸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培训精心模拟学校、社区、医院等日常服务场景,志愿者们置身其中,不断规范礼貌用语,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语速语调,用标准而优雅的手势传递着善意。每一次实践,都是对志愿礼仪真谛的深刻践行
此次培训作为学院志愿服务迈向标准化、专业化的新起点,通过精神引领与技能提升双管齐下,为志愿者的专业成长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打造学院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增添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志愿者们将以更加专业的姿态活跃在各个志愿服务领域,传递爱与温暖,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审稿人:潘斌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