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全育人”协同体系 培育卓越乡村治理人才

时间: 2022/04/21   作者: 李燕凌 黄建红 常琳   点击:

[来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理论智库】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卓越乡村治理人才是关键。为此,涉农高校应创新“三全育人”协同体系,构建“四梁”(全员)、“四级”(全过程)、“十柱”(全方位)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以“梁”“柱”为核心框架、以逐“级”而上为发展路径的人才培育结构,多方位、广视角、分过程协同育人,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打造“四梁”育人共同体

多角度厚植“知农”理念

“四梁”育人,指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学工队伍和教学服务人员“四支队伍”协同育人。基于此,可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卓越乡村治理人才育人共同体,多角度厚植“知农”理念。

强化全员育人共同体意识。以培育卓越乡村治理人才为导向,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落实“大国三农”思政计划,强化学生“谋三农福祉,促乡村振兴”的责任担当和价值追求。

整合全员育人共同体资源。全体教师共理念、同方向合力育人,采取深入班级、“一对一”培养模式,覆盖校内与校外、思政与专业、学业与生活等学生成长成才诸方面,形成“育人重任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育人格局,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优化全员育人共同体机制。建立“三挂钩、四到位”育人激励约束机制,将教职工育人效果与师德师风评价、业务考核、职业发展紧密挂钩,全面实现过程监控到位、成效统计到位、过程结果考核到位、奖惩落实到位,有效贯彻实施“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构建“四级”育人质量链

全过程培树“爱农”情怀

应以“强农兴农”为初心使命、以“一懂两爱”为教育目标、以“教学、科研、实践、实习”四轮驱动,构建“四级”全过程育人质量链,逐级培树学生“爱农”情怀。

培育乡土情怀。大学一年级开展“我与大学”价值引领与生涯规划教育,以通识类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导,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标本馆等,开展耕读教育,引导学生培育乡土情怀、规划职业方向。

培养乡治兴趣。大学二年级开展“我与社会”中国国情与世界形势教育,依托“国家智能农村社区‘三治融合’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中国农村公共管理研究院”等社会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开展助学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职业兴趣、构建职业目标。

建立乡治认同。大学三年级开展“我与职业”成长思考与职业发展教育,通过暑假“三下乡”、重走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调查之路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乡村、对“三农”工作的认同感。

坚定乡治信念。大学四年级开展“我与未来”三农前沿与创新能力教育,安排学生到乡镇政府教学实习基地,按专业培养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由指导教师、政府、学生共同评价实习情况,推动学生在培养乡村治理能力中坚定乡治信念、树立职业自信。

畅通“十柱”育人路径

全方位夯实“为农”基础

“十柱”育人,即完善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应以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为基础、以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为核心畅通“十柱”育人路径,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治理人才,夯实“为农”基础。

以优化课程和创新科研为驱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强化课程育人,根据卓越乡村治理人才素质要求改革课程体系,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农村公共管理》等;强化科研育人,吸收学生参与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使学生在严谨的科研工作中汲取知识、提升能力、锻造品格,用专业前沿理论知识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以加强基层实践和弘扬农耕文化为牵引,提升学生“三农”素养。强化实践育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三农”问题和基层治理方面教学实践、社会调研,“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智库建到农民中”;强化文化育人,举办“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峰论坛”,组织学生参观袁隆平优秀事迹展等,增强学生为“三农”谋发展的责任感。

以智慧系统和长效机制为支撑,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设计开发“三全育人”智慧系统,打通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场域,形成育人资源共享、育人要素共融、育人部门协同、育人环节互通的精准协同育人格局,培养学生严谨务实、乐于奉献、为农服务的良好品质和能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副教授)


点击下载文件: